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化國際董事會和管理層錨定“打造科技驅動的創新型化工新材料企業”的目標,堅持“長期主義”,著眼長遠發展,躬耕于戰略項目落地、HSE推進、科技創新、管理變革等化工行業核心價值。
2021年,全球進入后疫情時代,外部政策和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公司依托多年戰略轉型過程中積累的運營、HSE等優勢,提前部署、快速應對,主要生產裝置穩定高效運行,盈利指標大幅優于同期,重大戰略項目全面推進、陸續開花結果。
1、核心化工品產銷兩旺,經營業績再創新高
2021年,美國寒潮、疫情持續以及能耗雙控政策頒布等多項突發事件頻發,公司著力加強市場預判、穩產保供、快速響應、風險管控,制定靈活的經營策略,主營業務同比大幅增長。
在生產端,盡管受到能耗雙控、疫情反復等不利影響,公司通過多舉措降低突發事件不利影響,年內主要生產裝置穩定高效運行。同時,以安全生產為底線,通過精益項目不斷提升生產效率,鞏固擴大自身的成本競爭優勢,2021年公司產業業務產量同比提升8.4%。
在采購端與銷售端,公司通過風險預警、預判等多項舉措,嚴控經營風險。在行情波動期間,采購端勇于判斷并把握原材料采購低點,贏得成本優勢;同時,銷售端做好現有客戶分析以及新客戶開拓,優化銷售結構,主動調整定價策略,全力提升產品盈利水平,2021年公司產業業務銷量同比提升20.9%。
2、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整體進度符合預期
2021年,中化國際連云港循環經濟產業園克服臺風、疫情、原材料漲價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全力以赴推進項目攻堅,產業園宏圖初現。
(1)碳三產業鏈一期項目: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碳三產業鏈一期項目ECH和環氧樹脂已完成建設,酚酮、BPA、PDH完成土建交安,進入設備安裝關鍵階段,計劃2022年底前實現碳三產業鏈一期項目全面建成。
碳三產業鏈一期項目具體投產節奏預計如下:ECH已于2022年2月投料試車,預計酚酮、BPA裝置將于二季度建成,PDH將于四季度建成。
(2)聚合物添加劑一期項目:截至報告期末,公司連云港聚合物添加劑一期項目已完成詳細設計、設備訂貨,現場施工已全面鋪開,部分主體結構封頂,力爭于2022年底前全線建成。
3、“強鏈、補鏈、延鏈”,重點產業鏈競爭力持續提升
(1)芳綸產業鏈:公司5000噸/年對位芳綸生產線平穩運行,產品順利投放市場并得到客戶認可,產銷量與產品質量穩步提升,并積極推進下游應用開發,在下游產品開發和應用測試領域得到權威機構檢測認證。
(2)聚合物添加劑產業鏈:報告期內,公司邁出聚合物添加劑產業鏈拓展的關鍵一步。2021年下半年,公司完成對領先特種阻燃劑供應商江蘇富比亞化學品有限公司的收購,正式進軍塑料添加劑領域,公司塑料添加劑戰略落地濱海。
(3)鋰電材料產業鏈:公司10000噸/年三元正極材料產線穩定運行,產品質量不斷提升,通過核心客戶驗證,進入主流下游客戶供應體系,實現批量供應。
(4)ABS產業鏈:揚州ABS改性項目有序推進,一期2.4萬噸/年ABS改性材料項目預計將于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產。
4、核心產業能力不斷強化
公司在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等化工行業核心領域不斷強化能力,為長遠發展筑牢堡壘。
(1)系統謀劃 “雙碳”工作,挖掘可持續發展優勢
2021年,公司結合“十四五”規劃,在摸清存量業務碳排放數據基礎上,分批啟動生產企業碳達峰碳中和方案,多措并舉狠抓節能減碳,共實施29項重點節能項目,節約2.75萬噸標準煤,減排7.15萬噸二氧化碳;2021年揚農瑞祥獲評“十三五”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先進單位,2021年電力行業納入首批履約行業,揚農瑞祥電廠碳履約共實現盈余10.59萬噸二氧化碳(期間:2019-2020年度);開展碳資產管理,挖掘節能減碳優勢的邊際效益,在上交所發行首期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總額35億元人民幣。
(2)堅持技術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多項關鍵技術取得進展
秉承“科學至上”核心價值理念,2021年中化國際持續加大科技投入,聚焦共性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研發項目,提升創新成果轉化能力,加快研發成果落地生根,不斷取得技術突破,獲得多項榮譽獎勵。
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約14.85億元,同比增長約26.14%;申請專利243件,其中發明專利165件,再創新高。公司研發聚焦新材料領域,在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添加劑、高性能纖維、鋰電材料等領域持續推進重點項目,芳綸及下游應用等多個重大項目取得關鍵技術突破;下屬揚農錦湖與安徽圣奧等2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化滏恒、中化鑫寶、圣奧化學與揚農集團等4家企業入選省級“專精特新”企業。